聯絡我們
促進臺灣社會轉化的永續系統領導教育
社會實踐

促進臺灣社會轉化的永續系統領導教育

臺灣社會轉化的永續系統領導教育

從現況邁向超現代願景,透過教育啟發超越常規框架的學習型社會正能量是必要的系統領導轉化過程。談永續系統領導教育如何促進臺灣社會轉化升格,我們可以從系統領導(Systems Leadership) 如何帶動組織學習與社會創新開始。

撰文/顏敏仁(美國產業創新研究院長暨 MIT 系統動力學 SDS 臺灣分會主席)

全文連結

組織或社會的創新轉化不單只是組織形式變換,更需要組織成員心智模式自我超越。
若以組織社會疆界(Boundary)為X軸,個人/群體心智模式成長超越為Y軸,可以區分出四種系統領導者的角色類型。第一種角色是團體協調者,主要在既有組織團體中協調溝通處理問題的共識及共同願景;第二種角色是策略分析者,善用科學方法分析關鍵問題成因並探求有效的對策方針;第三種角色是行動學習者,能夠跨越既有組織界線,與相關社會團體共事學習發展有助於整體的心智模式及行動計畫;第四種角色是系統轉化者,能在思想與行動上超越常規框架並善用科學方法與創新實踐帶領群體系統轉化至更好的境界。

從永續系統來看學習型社會應有幾個特徵:一、具有可持續發展並包容創新的機制,持續創新才有永續,二、系統中的成員行動不僅只為短期利益,更注重奠基展望未來持續發展,三、利益關係人對於邁向共同願景的過程參與度高,且具執行力。聯合國所倡議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及永續發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中可以觀察到這個思維,包含其強調系統思考能力(Systems Thinking)、勇敢面對未來及策略規劃的能力、自我察覺的能力、協同合作能力等等。而要朝向實踐永續發展目標,建立永續系統發展(Sustainable Systems Development, SSD) 機制與創新領導實踐是關鍵的系統轉化動能。

永續系統發展係以人本為核心,強調共同願景的系統領導行動和產業化創新實踐,以持續促進經濟發展、社會福祉、環境永續正能量。在SSD永續系統發展的社會轉化策略架構(Strategic Architecture)中,每位參與者都是深具貢獻的系統領導者,並能從不同角色致力於三種環環相扣的關鍵資產存量建設累積:一、知識資本,二、人才資本,三、國力資本形成(包含產業資本、社會資本、環境資本、文化資產等),並依正向增強型回饋循環結構(Reinforcing Feedback Structure)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共創價值系統。

從知識發現到人才發展到付諸領導實踐形成國力資本是一個「轉識成智」的過程。而從領導實踐中所反思覺察的產業、社會、環境、文化議題等等集思智慧再經由科學過程萃湅為可傳承的新知識,則是一個「轉智成識」的過程。這兩個環環相扣的過程也勾勒出終身學習的永續系統,以及永續系統領導教育方針。由知行合一的系統領導教育啟發個人與社會群體心智模式的自我超越,讓每個人從既有框架的團體協調者,進而逐步邁向融合科學的策略分析者、跨越組織界線的行動學習者,再到促進學習型社會轉化正能量的系統轉化者。

「轉識成智」可以是應用科學教育,也是從知識研究、教學傳承、到產業應用、社會實踐的演繹法。以哈佛大學的系統領導學和MIT的系統動力學(System Dynamics)學程為例,其強調以紮實的學說或科學基礎,再以深度引導式教學讓學習者能夠有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或專題導向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的跨領域專題式深度學習。其專題可能是全球氣候環境變遷下的公民行動策略研討、如何打造宜居永續社會的社區共創機制探索領導、如何促進健康社會或弱勢關懷輔導的永續系統、如何提昇婦女權益或性別平等社會、如何啟發青少年對於社區家園的文化認識及願景等等。這些議題的研究、教學與產業社會實踐都是以知識為用,從領導實踐中生成智慧的教育模式。

「轉智成識」好比是社會科學中常用的歸納法,從實務經驗、社會現象、人生智慧中覺察、反思、歸納而得的知識發現。有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來自於這種過程,不再贊述。值得關注的是終身學習與教育系統對於社會集體「轉智成識」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力,卻是當前高等教育或是K-12及國民義務教育體系中容易忽略的關鍵教育。以史丹佛大學開放環型大學計畫(Open Loop University)和密涅瓦大學(Minerva)為例,史丹佛大學向來與產業連結度高,其打破傳統高中職畢業直接讀四年的大學學制,讓大學成為與社會高度連結的開放式六年學習基地,學習者一生中隨時需要皆可回校充電,成為高等教育與終身教育統合之領導典範。密涅瓦大學則是一所存在於城市社會中的終身學習型大學,善用數位科技與數位學習模式創造無國界的高等教育影響力(Higher Education with Purpose)。

傳統上我們習慣將高等教育自我界定為「培育」人才的殿堂,而專業證照學程或與產業社會直接連結的終身教育則定位為「培訓」人才特定職能之補充式進修教育。從永續系統發展的觀點來看,更好的境界是教育系統與生態環境、產業及社會系統成為共創價值系統,二分法的界限在現代及未來的社會終要轉化提昇為培育與培訓統合終身學習的永續系統領導教育。在數位科技普及和資訊暢通的社會,教育的形式更趨多元可行,複製貼上的單向資訊傳送授課已經不再需要。反之,萃湅後的核心教育方針內涵以及領導實踐的價值更顯珍貴並為社會所需。產官學民協作的新教育系統契機正在當代,而超現代的社會群體學習,是具體提昇個人、群體、企業、組織、以及產官學人才在不同崗位上創造多元價值的有效方法,也是促進臺灣社會轉化提昇的正能量。終身學習與變革型系統領導教育是永續系統發展之必要進程(It’s a life-long learning process and transformative systems leadership for sustainable system development)。